成都东软学院大模型应用与研发中心举行大模型科研沙龙暨中心第十八场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图/文:杨欣月   阅读:54

12月25日,成都东软学院大模型应用与研发中心科研沙龙暨中心第十八场分享会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学校科研部刘轩老师主持,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胜辉老师进行主题分享,大模型应用与研发中心的相关人员及各学院科研团队的骨干教师参会聆听。本次分享会旨在探讨大模型在社会健康管理、老龄化社会应对中的潜力和挑战,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刘轩老师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主题——“基于大模型的老人跌倒应急响应系统的技术与应用”。刘轩老师表示,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模型提升跌倒应急响应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已成为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医疗健康产业等领域提供新的服务模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各领域的智能化进步,促进当地新型生产力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增长。

科研部刘轩老师主持沙龙

在主题分享环节,主讲嘉宾刘胜辉老师就基于大模型的老人跌倒应急响应系统进行了专业且深入的分享。刘老师首先介绍了中老年居民对于智能化应急响应系统的需求,随后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架构的设计思路,介绍了核心模块的构建,包括感知模块、决策模块和应急响应模块。刘老师重点介绍了大模型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在感知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后,大模型则在决策模块中发挥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分析判断跌倒事件,并快速触发应急响应。在现场演示环节,刘老师展示了该系统的实际操作,直观地展现了大模型如何在数据处理和应急反应中提供高效支持。对于系统未来的发展,刘老师提出,应具备更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并融合情感识别技术为老人提供情感陪伴,结合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增强应急响应的执行能力,甚至发展出数字人等新型交互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安全保障。

刘胜辉老师讲解系统设计

刘胜辉老师现场演示应急响应系统

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多个实际应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先,大家重点探讨了老人跌倒应急响应系统如何有效应对无法通过语言沟通的情况。刘老师指出,面对此类情况,系统需要依赖更加智能和深度的分析能力,通过多元信息自动识别跌倒事件,并做出准确反应;另一个讨论焦点是数字助教的建设,不仅在老年群体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在高校教育领域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参会教师分享见解

本次沙龙在充满活力与深度思考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展望未来,中心将不忘初心,持续举办此类活动,致力于推动大模型应用与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氛围,为学术交流提供更高质量的平台。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