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赴“职”约,调适“心”征程 ——就业心理调适专场
发布时间:2025年6月30日      阅读:98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就业优先战略及共青团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意见,创新打造“政校协同、师生联动”就业服务体系,构建覆盖2025-2026届毕业生的全链条服务机制。2025年06月05日周五中午12:50,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团委于B3-210开展第十期青春就业大讲堂系列讲座。本期青春就业大讲堂的主讲人为陆平平老师。

图:主持人介绍本次讲堂主讲人

陆平平,女,副教授,中共党员,三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

图:同学们进行“抓阿水”游戏

讲坛开始,陆平平老师通过组织“抓阿水”游戏:参与者围圈坐,左手伸向左侧(掌心向下),右手食指放在右侧同学左手掌心下。老师讲故事,当听到“水”字时,要用左手抓左侧同学的食指,同时右手躲开避免被抓。在游戏过程中同学们都很专注,但当老师问故事内容时,同学们却答不全。这揭示了一个道理:当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一点(如抓/躲)时,往往会忽略其他重要信息(如故事内容)。同时也提醒了同学们,面试时应专注面试官的问题,而非其他方面。

图:陆平平老师介绍五感接地技术

紧接着,陆平平老师分享了两个极具实用性的心理健康调节技巧。首先是 “5-4-3-2-1” 接地技术,它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种感官,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焦虑思绪中拉回现实,帮助摆脱不愉快想法与担忧,快速建立与当下的连接,这种方法在面试等待结果时或求职受挫后都能发挥关键作用。随后,老师结合 “深呼吸能重置应激反应” 的迷走神经理论与 “大脑像肌肉,越练习调控越强壮” 的神经可塑性原理,带领同学们开展实践:478 呼吸法,面试前重复 3 轮即可有效缓解紧张;认知重评训练,要求记录糟心事并以 “虽然…… 但是……” 句式改写,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看法,从而调节情绪反应、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这些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与实践练习,不仅帮助同学们在求职等高压场景下保持良好心态,更是提升个人情绪管理能力、塑造健康心理的有效工具,助力同学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图:陆平平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实践练习

最后,陆平平老师为每位同学分发了一张印有励志箴言的小卡片,并让同学们猜测它们的出处。在同学迷惑不解时,老师顺势揭晓了答案,并由此巧妙地引出了本次课程的压轴锦囊——AI情绪调节法。她指出,在情绪低落时倾诉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在传统的人际倾诉之外,向无偏见、可随时响应的AI助手倾诉,正成为一种安全、便捷且富有时代感的新选择。陆老师鼓励同学们,不妨将AI视为一个包容的“树洞”或智慧的“倾听者”,主动表达内心的郁结,借助科技的力量梳理情绪、获得慰藉,在倾诉与回应中,逐步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图: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职场之路如行远路,唯有轻装上阵,方能步履从容。当学会与压力和解,以积极认知重塑职场视角,便会发现每个难题都是破茧契机。通过本期青春就业大讲堂愿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广大学子都能以空杯之心迎新局,携豁达之态赴征途,在轻与重的平衡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舒展职场路。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